先生讲 / 先生讲瞎话 · 2022年11月10日 0

英王室存在的缘由分析

亲爱的甜心,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直接回答一下你它存在的意义:最终是为了保护他们贵族的利益。

然后再展开讲一下,为什么说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

在你的脑海中肯定会有其他的问题,为什么在现代化进程中还允许存在贵族、王室等等这些看起来传统封建的机构或者称呼。

我们慢慢讲,想搞懂几个概念。

一、概念解释

1、英国:现在讲的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是大不列颠王国与北爱尔兰王国的联合体。1801年1月1日联合爱尔兰王国和大不列颠王国合并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而成)成立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注意,这里的称呼没有“北”字)。1921年英爱条约的签订,爱尔兰自由邦成立,此后就变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注意,这里的称呼有“北”字)。现存英国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首都为伦敦。即大不列颠岛(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

2、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个国际组织,由56个独立主权国家(包括附属国)所组成,只是奉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英联邦的成员是可以随意退出的。我们讲的英国国王是前面组织形式(UK)的王。注意称呼是王而不是皇。这就涉及到另一段历史,以后再深入讲,不能称皇是因为没有教皇的加冕或者是没有罗马帝国的血统。现在他们自称是kingdom,所以也只能是王。

3、大英帝国: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属海外各自治领王国和印度,简称大英帝国(英帝国)。随着英国在海外侵略扩大,建立了众多的海外殖民地,一天24小时,无论太阳在哪里,太阳下都有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特别是有印度在内,也就有了大英帝国的翻译。这里的大也有“泛”的意思,就是和英国沾边的权利范围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印度的独立之后,大英帝国也不复存在了。这里的“印度”也不是今天的印度共和国,而是指南亚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这段历史又可以单独讲)。

4、女王,为什么是女王又是因为根据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了王位继承原则,当时已经没有直系嫡子,排到了女性,便是女王了。在英国女性具有王位继承权。就好比在在我国前朝公主能够继承皇位,然后驸马却只能始终是驸马。

然后开始讲为什么英国现在还存在王室。

5、女皇:在1876年在加强印度殖民后,被印度内阁加冕,使其成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王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才有了女皇的说法。这个头衔不是英国本国的皇帝,而是从印度莫卧儿王朝抢来的。所以,女皇也从来不是英国的女皇,仅仅只是印度的女皇而已。不过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也就没有女皇的头衔存在了。

6、皇家:在大英帝国时期,沾上印度的关系,成为印度女皇,在英国才有了皇家的说法(royal)。皇家科学院、皇家空军、皇家海军。印度独立后,其实这些所谓皇家**都应该改成王家**。

6、皇权:皇权是王权之上。

二、目前还存在的原因

1、历史的和平演变

不彻底的革命:英国政府的现代化进程不是经历剧烈变动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简单讲就是前期在现在英、法、德、意、俄等国家的土地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家族、然后各种联姻、吞并、冲突。慢慢的形成各大族、然后慢慢形成城邦,再演变成了国家。这样的国家其实和我们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差不多。他们那么多国家之间的其实好多都是亲戚。到近现代社会时,好多国家在经历文艺复兴、一战、二战后随着人民的觉醒,底层人民、新贵族、资本家、王室的矛盾不断激化,各方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一系列反抗、斗争与谈判,特别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并且形成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各方最终谈判的结果便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不是说君主制定宪法,而是君主制和立宪制。既保留君主也要制定宪法,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最后大家都觉得差不多了,也就消停了,没有继续革命。后来大家也就习惯了。到目前为止没有再继续革命,所以王室也能一直存在。

2、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种。是西方一种关于国家政权架构和权力资源配置的政治学说,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在英国,三大权力机构,议会行使立法权,政府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议会包含上议院、下议院,政府实行首相和内阁制度。法院独立运行,依法司法。上议院中席位都是贵族,席位多数世袭,下议院席位由平民选举产生。首相呢是政府一号人物,代表英国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相当于我国的李大哥,由下议院选举产生,大选的基本制度是简单多数选举制,内阁又由首相任命。基于此种情况,英王室多多少少在立法权上有话语权,在政治上为英王室的存在增加了权利的依靠。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妥协性,局限性。

3、法律体系 修修补补的法律体系以及潜规则:英国宪法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而非单一独立文件。主要包括《自由大宪章》《牛津条例》、《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议会法》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英国的所谓自由平等的政治体制,更多地是依靠多年来历史沿袭所造成的惯例来维护,而不是依靠真正的成文法律。所谓的惯例也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提到明面上讲的潜规则。在法律上王室的世袭政治权力是受法律承认并且保护的,真正使得王室不能行使权力的是潜规则。法律还直接认可了王室对英国大量土地的占有。

4、经济能力

王室自有资产:王室自古累积的家族产业非常庞大,英国最大的资本家之一,英国的最大世袭领主。王室物业还包括了伦敦中央地带的无数地产,遍布全英各地的十几家大型商业中心、14万多公顷的土地和森林。她不仅是英格兰银行的大股东,同时还拥有英国将近三分之一的海滩的所有权,就连英国境内的所有的天鹅都是女王的财产。英国近代诸位国王,已经按照惯例,将几乎所有皇室产业都交由政府专门部门管理,产生的营利中部分给王室作为日常开销,这部分开资与王室拥有的庞大资产每年产生的营收相比,仅仅只是九牛一毛。并且王室开支全部详细公布。然后剩下的大部分营收用于政府。所以政府也愿意英王室存在。

5、社会阶层稳定

英国的社会阶层流动性不高,英国的贵族阶层与平民百姓基本上是无法自下而上的流通的。王位也就只在百十个贵族家庭中流动。也就减少了暴力革命。资本家、普通平民在这样人口较少的国家是很难兴起较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实力不够,无法推翻。

6、王室品牌效应:英国王室这个名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品牌。根据国际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多年前王室的整体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分别高达上百亿英镑。宾利汽车、卡地亚珠宝、博柏利、伊丽莎白雅顿护肤品、苏格兰威士忌等著名品牌的品牌附加值之所以那么高,就是因为这些品牌都有“王室御准”的标签。这还不包括诸多私人定制。在英国还有很多虽然没有王室御用标签的品牌,但是出现在王室身上必定会引发潮流,妥妥的“带货达人”。为社会经济增长起到了带动作用。受益于王室品牌效应的各大企业、制造商、老板在进行宣传或者国际化推广的时候更轻松。他们这类资本家也愿意王室继续存在。英国是私有制国家,有钱就有政治影响力,正如前面讲到的“和平演变”源动力就是因为资本家和新贵族推动的,政治家也只不过是资本家的傀儡。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7、文化传统

“君主立宪制度”,在19世纪可以看成先进的代表,在21世纪则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英国人特有的保守性和心照不宣的精致感,使得这种建立在惯例之上的体制得以运行。

王室的存在才有新贵族的爵位勋衔,本国资本家晋升和联姻产生的新贵族,其他国家的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为了获得英王室的授勋。

英国王室,所有人的印象都是古老、绅士和英伦,英王室所带来的大英王国文化,没有英国王室,那么英国就会沦落为德、法一样的普通国家,就失去了国家的特殊性。

英王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王室的存在还代表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存在,英国人的虚荣心无法短期消失的,这是英国绅士的最后体面。特别是白种人天生对有色人种的歧视。瞧不起黄种人和黑种人。

西方国家的历史都很难追溯,所以目前在考古界,西欧国家疯狂伪造历史,文物造假,不遗余力的打压东方文化,拒绝承认中国历史,也是因为他们的信奉的文化核心和文化自豪感作祟。没有较高可信度的可追溯历史,然后再失去为数不多可以值得骄傲的代表传承和贵族文化的英王室,整个以西方文化为自豪的英联邦甚至包括美国都将失去文化凝聚力。失去文化凝聚力,整个欧美社会文化也就只剩开放了。连包容都算不上,汉文化的包容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这一节也可以单独讲,哎呀我的废话怎么这么多。)

8、良好显性社会表现

虽然以前处于封建主义社会时期,王室的剥削与压榨造成了人民的痛恨,但是时间是有治愈效果的,人民也是会自我安慰的。随着近现代英王在政治生活中充当连接英国与各邦的纽带,如定期接见各邦觐见,出访各邦,所以这里英国王室特别是英王主要承担礼仪性职责。之前提到的政府会将代为管理的资产营收的一部分支付给王室作为开支,其中的开支包括这一部分为了国家活动造成开支。

因为王室的传承和惯例,在出现社会矛盾激化时,王室可以向首相提出建议,缓和社会矛盾,出现党派纷争时会向被咨询意见。

英王还会出席特殊节日,显示皇室的威严与亲民。与此同时英国皇室成员会大量出席慈善活动等公共活动,也是为了维持一个良好的亲民形象。王室慢慢拥有了良好的民众口碑,没有权利的王室变成了人民的精神领袖,使人民拥有国家统一的归宿感。所以政府也需要王室的存在。

9、客观存在的不平等

政治就是平衡多数人与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当前存续和独立运行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地方其实都存在像英王室这样的庞大家族,拥有富可敌国的资产,但是他们都在暗地里操作。比如犹太人的沙逊家族(这里也可以单独讲)。只是英王室被推倒前台,成为一个典型,成了争议的焦点。大多数人其实也能够看到对他们的剥削和压榨并不来自于王室,而是资本家。再加上统治阶级和资本家的剥削与洗脑,并不会让所有人憎恶,只会让被剥削且没被洗脑的那部分人憎恶。

10、远离争端

从近代直到今天,英国首相都要将大量文件、条约晋呈英王御批,然后等待英王批准。但是英王肯定会批准,这一道手续一直都没有改变。在法律上,,确实限定了君主在立法、财政和司法上的权力,但是并没有(明文地)使得君主处于一个从属地位,英王实际上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在政府崩盘是还能迅速重新掌握国家控制权,但是英王室依据惯例和聪明的抉择,选择在当下不行使这些权利,避开党争、政治斗争、派系纷争,从而不陷入权利漩涡。这也保证英王室无太多负面新闻。为英王室的存续加了分。

11、政府不稳定性

英国政府是内阁领导的,内阁的组成是某一党派,而党派的目的就是为支持这个党派的人争取利益,只能满足一部分人。而且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府拥有绝对的公信力。人民心中政府是一直受到质疑的,政府作为一个行政机构,但是在执行党派命令,行使行政权的时候总是无法完美执行,造成人民的不满意。一旦超过人民的忍耐,人民是希望最终有人能够做主的,得益于之前讲的一些惯性,人们选择相信英王室能够最终兜底政府。

三、个人总结

1、王室只是当前存在

存在,但不代表会长久存在。被接受不意味着正确。目前王室的存在是各方面势力博弈与妥协的结果,没有更好的办法下的办法。

2、联合王国存在的危险

短短几年见证了太多的第一次。英国解散,继续分裂成几个小国家的可能也并不是不可能,到时候的英国有可能变成纯粹的英格兰。前面讲过英国的组成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组成,其实爱尔兰岛原本是一个爱尔兰王国,后来因为宗教和当时的地区议会划分成了北爱尔兰、南爱尔兰。2020年北爱尔兰地区还恢复了地属政府的重新运作,并在后来持续进行“脱英”公投。1999年苏格兰和威尔士选举成立地方议会,苏格兰地区于2014年也进行过“脱英”独立公投。有钱跟着大哥混,没钱一天饿三顿。没利益就不愿意跟着英国了啊。

3、虽然英联邦的泛文化圈都仰仗英国王室作为依存的关键,但是他们都清楚,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来源于古希腊文明(不是现在的希腊国,而是),最早可考记录也就能追溯到公元前800年(这里又可以提出来讲),而中华文化目前有史料或文物作证的文化已经能够达到公元前2070年。在明知道可考历史比不过的情况下还盲目自信就大可不必。原本因为文化自信的一部分人可能就不会再强有力的去支撑王室的存在。

4、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至上,小家优先,是先考虑个人利益的,目前因为疫情、贫富差距等日益严重的问题,民众的怨声越来越大。人民会重新考虑王室存在的必要性。